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如何守护绿水青山?筑起龙江生态安全防线

konglu 工程检测5阅读模式

Q: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如何守护绿水青山?筑起龙江生态安全防线

A:该中心承担着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预警预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监测网络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核心任务。具体包括对大气、水、土壤、声等环境要素开展常规监测,构建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并通过数据分析评估环境状况变化趋势。例如,在哈尔滨市大气VOCs现场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中,中心引进了VOCs走航质谱检测系统、动态校准仪等先进设备,显著提升了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

Q:中心在监测能力建设方面有哪些突破?

A:中心近年来实现了从传统监测向智能化、精准化监测的转型:

  • 设备升级:配置EXPEC3500型VOCs走航质谱检测系统、Model1500型常规气体监测仪等设备,总投入近700万元
  • 技术创新:研发寒区水域智能采样技术体系,建成全国地表水首批岸边无人采样站
  • 标准建设:参与近20项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CMA认证项目达263项

Q:在应急监测方面有何突出表现?

A:2018年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中,监测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连续多个昼夜开展采样、分析和研判工作,为实现"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应急目标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中心在此次事件处置中获评燕主任荣获。

Q:中心如何保障监测数据质量?

A:根据《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实施细则》要求,中心严格执行资质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

  • 实行"严、真、细、实、快"作风
  • 建立三支省级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
  • 定期开展仪器校准和人员培训,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Q: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有哪些具体贡献?

A:中心开展的《黑龙江省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精准预测预报"冬蓝"技术保障。通过布设环境空气VOCs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实现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实时监控。2021年至今,累计发出环境质量分析报告300余份,为污染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Q: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A:中心牵头开展中俄跨界水质联合监测、黑土地保护监测等专项工作。特别是在松花江流域水质监测中,建立了覆盖干支流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对重点断面的实时监控。监测数据显示,2021-2025年间,全省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升15.3个百分点。

Q:中心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A:中心将队伍建设作为"头号工程"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团队专业素养:

  • 开展"学铁人铸铁魂做铁军"
  • 设立铁军先锋岗,培养技术骨干
  • 组建应急消毒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1500小时

Q:面对农村环境问题,中心如何发挥作用?

A: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秸秆焚烧、垃圾乱倒、饮用水不安全等问题,中心开展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试点,重点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地下水水质等指标。同时参与制定农村污水治理技术规范,为解决"垃圾围村"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Q:未来发展规划是什么?

A:中心将继续推进监测数智化转型,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网络。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全省县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王晓燕主任表示,将"以劳动荣光照亮绿色新征程,让监测数据成为龙江生态文明最坚实的注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