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做什么

konglu 专项服务40阅读模式

环境监测是 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其目的包括: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通过持续监测了解环境质量是在改善还是恶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预警突发环境事件,在特殊情况下,快速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多个环境要素。监测手段通常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涵盖现场测定、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

具体工作内容涉及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等环节。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为环境标准制定提供依据、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信息来源、以及为环境治理与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是确保环境健康、制定科学环境政策、评估环境风险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