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加固设计规范

konglu 专项服务54阅读模式

抗震加固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固设计原则

加固施工方案应依据抗震鉴定结论综合确认,可包含总体房屋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

加固方式应有利于工程施工,并要尽可能减少生产、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

结构布置及连接结构要求

加固的总体布局应优先考虑提高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方案,有利于消除不利抗震因素,改善构件的应力状况。

加固或新构件的布置应避免局部加固引起的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

增加的构件应与原构件可靠连接,增加的抗震墙、柱等垂直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

结构抗震验算要求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能进行抗震验算。

采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进行验算,加固后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不应小于规定值。

加固后结构分析及构件承载力计算要求

结构的计算图应依据加固后的荷载、地震作用与实际应力情况确定。

结构构件的计算截面积,应使用实际高效的截面积。

结构构件承载能力验算时,应考虑实际荷载偏心和结构构件变形引起的附加内力,以及加固后的实际应力程度、新部分的应变滞后以及新旧部分协同工作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抗震加固所用材料要求

黏土砖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T-MU7.5,小型空心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MU5,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能低于JTI2.5。

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TC20e。

加固所用材料强度等级不能低于原构件材料强度等级。

抗震加固工程施工要求

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对建筑结构的损伤。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方面的国家强制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T/ZCEAS 1001-2024: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规程,详细规定了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性能目标、结构变形验算、构件抗震承载力复核等。

T/CEC S547-2018: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加固设计时的构造措施。

GB 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

这些规范和标准共同构成了抗震加固设计的详细要求,确保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