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加固改造规范FAQ

konglu 工程检测11阅读模式

问题一:什么情况下必须对既有建筑进行结构鉴定?

根据《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的规定,以下七种情况必须进行结构鉴定: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规范FAQ

1.建筑达到设计工作年限需要继续使用;

2.进行改建、扩建、移位或建筑用途改变前;

3.使用环境改变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4.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损伤;

5.遭受灾害或事故后;

6.存在明显结构功能退化现象;

7.日常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时。

特别是建筑用途改变的情况,如将办公楼改为商业场所,或住宅楼增加夹层等,都必须进行全面的结构安全性鉴定,这是确保改造安全的前提条件。

问题二: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现代加固技术已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类核心技术:

1.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

碳纤维板和玻纤套筒等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施工便捷的特点。智能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可通过精准施加预应力,将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提升40%以上,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建筑使用空间的影响。

2.结构性粘钢加固技术

通过高性能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于混凝土表面,形成整体共同受力,适用于梁、板、柱的加固补强。

3.增大截面加固技术

通过增加原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刚度,技术成熟可靠。

4.混凝土置换技术

针对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混凝土构件,采用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局部或整体置换。

在实际工程中,这些技术往往结合使用。例如在南昌万寿宫商业广场加固改造中,针对古建筑木结构的特点,采用了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与智能监测系统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案。

问题三:历史保护建筑加固改造有哪些特殊要求?

历史保护建筑的加固改造必须遵循"旧如故"原则,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提升结构安全。

检测重点包括:

  • 地基基础检测:检查不均匀沉降、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必要时进行静荷载试验验证承载力。
  • 上部结构检测:砖石结构需检测砌体承载力、裂缝发展和材料强度;钢筋混凝土框架需检测混凝土强度、配筋状况和裂缝分布。
  • 建筑物整体倾斜检测:通过精密测量监控建筑稳定性变化趋势。

技术措施选择原则:

优先采用隐蔽性、可逆性的加固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结构的干预和破坏。材料选择应考虑与原有材料的相容性,避免因材料性能差异导致新的问题。

问题四:既有建筑加固设计如何进行安全性复核?

既有建筑加固设计的安全性复核需区分不同情况采用相应方法:

1.局部加固情况

既有结构在局部加固后整体性能通常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建议参考《危房鉴定标准》(JGJ125-2016),按照现行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验算,但可不计入地震作用,并根据建造年代引入抗力与效应之比调整系数。

2.结构整体改造情况

需按改造后的结构状态建立计算模型,完全按照现行规范要求进行承载力复核,确保满足最新的安全标准。

调整系数取值原则:

根据建造年代将房屋分为三类,分别采用不同的抗力调整系数。例如,1989年以前建造的I类房屋,钢构件的调整系数可取1.05。

问题五:地下空间加固改造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地下空间加固改造是既有建筑改造中的难点,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检测鉴定先行原则

在进行地下空间改扩建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测鉴定,准确评估既有结构的实际状况和承载能力,这是制定合理加固方案的基础。

关键技术措施:

  • 结构托换技术:在增大地下室埋深或平面外扩时,通过托换体系将上部荷载安全转移至新的支撑结构。
  • 抗浮加固技术:地下水位变化地区需特别注意抗浮设计,防止结构上浮破坏。
  • 防水防渗措施:采用综合防水体系,确保加固后的地下空间满足使用要求。

问题六:加固材料如何选择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加固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长期安全:

材料性能要求:

  • 纤维复合材料:需满足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等指标要求。
  • 结构胶粘剂:应具备适宜的粘结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 其他配套材料:如灌浆料、预应力体系组件等,均需符合相关产品标准。

质量控制要点:

选择具有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供应商,确保材料来源可靠。卡本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校企协同"构建的技术体系,其产品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问题七:加固工程验收有哪些特殊要求?

既有建筑加固工程的验收除满足常规要求外,还需注意:

验收依据:

应按照《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专门标准进行验收,重点关注新旧结构结合部位的质量和整体受力性能。

持续监测要求:

对于重要建筑或采用新技术加固的工程,建议建立长期健康监测系统。通过植入式传感器与云端平台,实时监测加固后建筑的沉降、裂缝、应力变化等参数,为后续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问题八:如何确保加固改造后的建筑满足抗震要求?

抗震加固是既有建筑改造中的重要环节:

鉴定标准选择:

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建筑用途,选择合适的鉴定标准。以上海地区为例,可参照《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DGJ08-81-2021的规定执行。

技术措施实施:

抗震加固需综合考虑结构整体性改善、构件承载能力提升和变形能力增强,通过增设剪力墙、钢支撑或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等措施,全面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

小编有话说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检测等各环节密切配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范的日益完善,我国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领域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加固方案,确保在提升结构安全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