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做什么?建筑工地如何通过监测实现绿色施工?

konglu 工程检测4阅读模式

环境监测的核心任务体系

1.
污染物浓度追踪

 环境监测是做什么?建筑工地如何通过监测实现绿色施工?

针对施工扬尘,需持续监测PM2.5、PM10的实时浓度。根据国家标准,居住区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75μg/m3,但为实现优质人居环境,建议控制在35μg/m3以下。对于隧道工程,废水检测需覆盖pH值、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及氨氮等关键指标,防止含岩粉、化学添加剂的施工废液污染地下水系。

2.
环境质量评估与预警

通过部署噪声传感器、粉尘检测仪等设备,构建全天候监测网络。当PM10浓度超过80μg/m3或噪声值突破施工限值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联动抑尘装置,形成“监测-报警-处置”闭环管理。

3.
合规性管理与标准落地

需严格遵循《大气污染防治法》《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等法规。例如长沙市要求施工项目定期接受环境保护规范化评价,涵盖扬尘治理、污水处置等全过程管控维度。

建筑工程中的监测技术实施

1.
大气监测技术方案

  • 粉尘监测:采用激光散射法的检测仪,量程覆盖0.1-100mg/m3,具备防爆认证与IP65防护等级,安装在堆料区、出入口等关键点位
  • 废气监测:对于焊接、喷涂等工艺产生的废气,通过预处理单元对接分析仪,监测硫酸雾、颗粒物等参数,数据实时传输至环保部门平台

2.
水污染监控体系

隧道施工需建立废水处理监测站,检测指标包括:

  • 生化需氧量(BOD?):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
  • 石油类物质:防控机械设备漏油污染
  • 重金属离子:防范岩层掘进中的溶出风险

3.
智能联动控制系统

当粉尘浓度>15mg/m3时,干雾抑尘装置自动启动;当浓度>20mg/m3则联动停止输送设备运行。某项目实践表明,该体系可使粉尘排放均值从3.2mg/m3降至0.6mg/m3,同时降低抑尘能耗40%

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应用路径

1.
分级预警机制

建立橙/红双级报警阈值:

  • 橙色预警:PM2.5浓度达65-75μg/m3,提示加强洒水频次
  • 红色预警:PM2.5持续超过75μg/m3,需停工整改

2.
环保绩效评价

依据《长沙市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管理办法》,对项目进行季度考核,重点评估:

  • 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率
  •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
  • 噪声控制措施实施有效性

3.
生态补偿依据

长期监测数据可作为生态损害评估的法定证据。某隧道项目通过持续监测地下水质变化,精准计算出施工对周边水域的影响系数,为生态修复提供量化支撑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
技术融合创新

5G传输与AI算法的结合,使监测系统具备预测污染扩散路径的能力。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与气象参数,可提前12小时预测扬尘峰值时段

2.
标准体系完善

随着2024版《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实施,隧道施工污水监测指标将新增总磷、总氮等营养盐类检测要求

3.
管理效能提升

智能监测平台通过三维热力图直观展示污染源分布,自动生成抑尘设备能效报告,帮助项目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