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主体检测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质量证明
钢结构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和紧固件等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进场的原材料除必须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外,并应按照合同要求和现行有关规定在甲方、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样、检验和验收,做好检查记录,并向甲方和监理提供检验报告。
表面质量
钢材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夹层,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钢材表面的锈蚀深度不得超过其厚度负偏差值的1/2,并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C级及以上要求。
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或已熔烧过的焊剂以及生锈的焊丝。
焊缝质量
焊缝外观质量的目视检测应在焊缝清理完毕后进行,焊缝及焊缝附近区域不得有焊渣及飞溅物。
焊缝焊后目视检测的内容应包括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尺寸,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扣~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未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宜多于该节点总螺栓数的5%。
涂层质量
涂层不应有漏涂,表面不应存在脱皮、泛锈、龟裂和起泡等缺陷,不应出现裂缝,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乳突、针眼和气泡等。
涂层与钢基材之间和各涂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无空鼓、脱层、明显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浆等缺陷。
尺寸及平整度
每个尺寸在构件的3个部位量测,取3处的平均值作为该尺寸的代表值,钢构件的尺寸偏差应以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为基准计算尺寸偏差,偏差的允许值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梁和桁架构件的变形有平面内的垂直变形和平面外的侧向变形,因此要检测两个方向的平直度。
柱的变形主要有柱身倾斜与挠曲,检查时可先目测,发现有异常情况或疑点时,对梁、桁架可在构件支点间拉紧一根铁丝或细线,然后测量各点的垂度与偏差;对柱的倾斜可用经纬仪或铅垂测量,柱挠曲可在构件支点间拉紧一根铁丝或细线测量。
其他要求
在正式验收主体结构前,必须确保封堵施工孔洞、有隐藏工程验收记录、如需分期验收需书面申请并获认可、混凝土结构模板拆解清理、缺陷修复、楼层面高度控制线标明、技术资料问题整改、施工合同、设计图档及主要分部工程施工任务完成、管道预埋终结且位置尺寸准确、检测工作完整合规。
这些条件旨在确保钢结构主体结构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qq.com删除。


评论